• 五种咳嗽防治中医食疗方法

      咳嗽貌似小病却最令人烦恼,不但自己难受而且影响别人,往往迁延难愈。中医治咳嗽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不一样的咳嗽证型所用的治疗方法也不一样,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省中医院呼吸内科苏奎国主任医师讲述了五种咳嗽的防治方法:  风寒咳嗽:有吐稀痰,伴有头痛、鼻塞、流清涕、怕冷或有发烧等症状,疗法在于疏风散寒,宣...

    五种咳嗽防治中医食疗方法
  • 思想

    思,繁体字写作“恩”,“心”的上面加“囟”,“囟”代表大脑。道家认为,脑为先天“元神之府”,心为后天“识神之府”,所以,“思”几乎涵盖了人的所有心理活动,是仅次于“悟”的层次。 思是不及物动词,想是及物动词。思是自思,也就是考虑自己的事。想是相思、他顾,也就是考虑自身以外的事物。所以习惯上说“...

    思想
  • 天台启宗,修持止观

    智顗,他生活于公元538~597年,陈、隋时僧人,天台宗实际开创者。字德安,俗姓陈。祖籍颍川(今河南许昌),生于荆州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自幼信佛。18岁投湘州果愿寺出家,20岁受具足戒。陈天嘉元年(560)往光州(今河南潢川)大苏山,依慧思学四安乐行,证悟法华三昧。太建七年(575)入天台山创国...

    天台启宗,修持止观
  • 寺院医药

    浙江的佛教寺院枚不胜数。如清朝前期杭州府所辖各地的寺、院、庙、堂、宫、观、庵约达858个。其中杭州约达373个、海宁31个、富阳73个、临安79个、于潜54个、新城59个、昌化38个、余杭151个。宁波府所辖各地约达145个,其中鄞县48个、慈溪25个、奉化45个、镇海24个、象山12个、定海3个。...

    寺院医药
  • 陆游与菊花枕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素有“收菊作枕”的习惯,他在《剑甫诗稿》中写道:“余年二十时,尚作菊枕诗。采菊缝枕囊,余香满室生。”陆游的《偶复采菊缝枕囊凄然有感》诗亦云:“采得菊花做枕囊,曲屏深幌闷幽香。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晚年时,陆游又写了一首《老态》诗,诗中曰:“头风便菊枕,足痹倚藜床。”可...

    陆游与菊花枕
  • 炼丹济世话葛洪

    葛洪(281~341),字稚川,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人。他十三岁丧父,通过勤奋攻读,终于博览群书,成为当时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葛洪从祖葛玄,学道得仙术,传弟子郑隐。葛洪从郑隐学习,尽得其传。上党鲍玄精通道术,葛洪拜鲍玄为师学道,不久又与鲍玄的女儿结婚。夫妻二人志同道合,一同修道炼丹。他俩在风景秀丽的杭...

    炼丹济世话葛洪
  • 石学敏-醒脑开窍针刺法创始人

      石学敏,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名誉院长。世界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天津针灸学会会长,中国针灸临床研究会副理事长,欧洲传统中医协会顾问,德国巴伐利亚洲中国传统医学研究第一副院长。2008年被...

    石学敏-醒脑开窍针刺法创始人
  • 吉良辰谈养生

      吉老说,“食养”不单是指营养,要“饮食有节”,要“少吃一口”,中国汉字的“命”字就是让人节省这一口,因为好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膏粱之变,足生大疔”,“食勿过饱”都是先人的名言。有人说“能吃能喝不健康,会吃会喝才健康,胡吃胡喝必遭殃”是很有见地的。  第二是“药养”。中医...

    吉良辰谈养生
  • 对胡澍校勘《素问》的方法研究

    关键词:胡澍 《素问校义》 校勘 胡澍,字荄甫,一字甘伯,号石生,安徽绩溪人。生于清·道光五年,卒于同治十一年,终年48岁。曾从师学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顾炎武《音学五书》、江永《四书切韵表》诸书,通声音训诂之学。后见高邮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之书,益笃嗜之,昼夜玩索。中年多病,因治医术,撰《素...

    对胡澍校勘《素问》的方法研究
  • 俄藏黑水城文献《辰龙麝保命丹》考释

    关键词:黑水城 辰龙麝保命丹 仿单 风病 摘要:本文首次对俄藏黑水城文献《辰龙麝保命丹》进行释读、辑校,并从文献形制、刻印年代、仿单源流、主治病症方面等作了全面考释。认为TK173《辰龙麝保命丹》是一件现存最早的中成药仿单。“辰龙麝保命丹”是一首通治内外各种风病的方剂。 1906年6月,...

    俄藏黑水城文献《辰龙麝保命丹》考释